作业1
一、填空题
1.克山病是由于______________摄入不足引起的,而孕妇缺______________易引发克汀病。
答案:硒、碘
2.将玉米中结合型的尼克酸释放出来需加______________处理。
答案:碱
3.______________对各餐食物食用量进行称重,准确性高,被誉为膳食调查的______________。
答案:称重法、“金标准”
4.建国以来,我国共进行过四次全国性的营养调查,最早的一次是______________年,最近的一次全国性营养调查是______________年进行的。
答案:1959、2002
5.对普通人群鉴别是否肥胖:BMI指标为______________。
答案:≥28
6.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平均每天摄入______________种以上食物,每周25种以上。
答案:12
7.标准人是指体重______________从事______________体力劳动的成年男子。
答案:60kg、轻
8.食品营养标签上的“高钙”“低糖”属于营养声称中的______________声称。
答案:含量
9.人体内含量小于0.01%的矿物质称______________。
答案:微量元素
10.癞皮病的3D症状指______________、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。
答案:皮炎、腹泻、痴呆
二、单选题
1.()中钙含量和吸收率均高,是人体的理想钙源。
(A)绿色蔬菜
(B)牛肉
(C)大枣
(D)乳和乳制品
答案:D
2.爆米花装置上的()也可污染爆米花。
(A)铁
(B)铅
(C)铜
(D)汞
答案:B
3.大部分的肉、鱼、禽、蛋等动物性食品中含有丰富的硫蛋白,主食的米、面及其制品则含磷较多,所以它们均属于()。
(A)酸性食品
(B)碱性食品
(C)中性食品
(D)弱碱性食品
答案:A
4.日本 1955 年发生的地方性”痛痛病”是因为环境污染致使大米中的()含量明显增加,对人体造成以骨骼系统病变为主的一种慢性疾病。
(A)镉
(B)硒
(C)锌
(D)铜
答案:A
5.预防()主要应增加膳食中铁的供给量,多选择富含铁的食物,如动物肝脏、 血等。
(A)甲状腺增生
(B)地方性克汀病
(C)缺铁性贫血
(D)克山病
答案:C
6.长期缺乏维生素 d,人体内的钙、 磷代谢发生阻碍,会导致儿童发生()。
(A)佝偻病
(B)龋齿
(C)弱视
(D)腹泻
答案:A
7.植物或酵母中的()在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后可以转变成维生素d2;
(A)胆固醇
(B)麦角固醇
(C)甾醇
(D)丙二醇
答案:B
8.限制氨基酸是指()。
(A)氨基酸分较高的氨基酸
(B)氨基酸分较低的氨基酸
(C)氨基酸分较高的必需氨基酸
(D)氨基酸分较低的必需氨基酸
答案:D
9.成人每增加10岁,热能摄入量较青年时期减少10%的起始年龄是()。
(A)45岁
(B)50岁
(C)55岁
(D)60岁
(E)65岁
答案:B
10.人体在摄食过程中会消耗额外的能量,其中耗能最少的能源物质是()。
(A)混合膳食
(B)蛋白质
(C)脂肪
(D)糖类
(E)维生素
答案:C
作业2
一、填空题
1.公认的n-6系列必需脂肪酸是__________。
答案:亚油酸
2.机体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是__________。
答案:脂肪
3.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的含量不足,使红细胞成熟的因素缺乏而导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。
答案:维生素B12、叶酸
4.当出现口角炎、口腔粘膜溃疡时,很可能是缺乏__________。
答案:维生素B2
5.长期食用精白米、精白面易导致人体缺乏__________,会患_________病。
答案:维生素B1、脚气病
6.脂溶性维生素包括__________、__________、__________、__________。
答案:维生素A、维生素D、维生素E、维生素K。
7.皮下的7-脱氢胆固醇是人体合成__________的前体物质。
答案:维生素D3
8.缺乏维生素C可引起__________。
答案:坏血病
9.__________又名生育酚,具有抗氧化、清除自由基的作用。
答案:维生素E
10.在食品工业中,植物油经过氢化处理或高温反复加热会产生__________,摄入过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。
答案:反式脂肪酸
二、单选题
1.在人体内氧化产生360kcal能量所需要的脂肪是
(A)40g
(B)90g
(C)120g
(D)150g
(E)180g
答案:A
2.食物热效应是指人体在摄食过程中,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、吸收、代谢转化等额外消耗的()。
(A)10%
(B)20%
(C)30%
(D)40%
(E)50%
答案:B
3.下面哪一组氨基酸都是必需氨基酸?()
(A)赖氨酸、亮氨酸、胱氨酸
(B)赖氨酸、苯丙氨酸、酪氨酸
(C)苯丙氨酸、苏氨酸、缬氨酸
(D)苏氨酸、缬氨酸、甘氨酸
答案:C
4.以下四组食物中蛋白质互补作用最好的一组是()。
(A)红豆米粥
(B)红薯米粥
(C)南瓜米粥
(D)红薯玉米粥
答案:A
5.实验期内动物平均每摄入1克蛋白质所增加的体重克数是()
(A)蛋白质功效比值
(B)生物价
(C)利用率
(D)消化率
答案:A
6.在下列食品中蛋白质消化率最高的是()。
(A)整粒大豆
(B)豆腐
(C)豆芽
(D)豆浆
答案:B
7.完全素食且不吃豆类者,最容易缺乏的必需氨基酸是()
(A)亮氨酸
(B)异亮氨酸
(C)赖氨酸
(D)色氨酸
答案:C
8.自然界中的蛋白质常见分类原则是()。
(A)按蛋白质来源分类
(B)按营养价值分类
(C)按化学结构分类
(D)按营养价值和化学结构分类
答案:D
9.氮平衡概念是指()。
(A)摄入氮量大于排出氮量
(B)摄入氮量小于排出氮量
(C)摄入氮量等于排出氮量
(D)摄入氮量与排出氮量之间的关系
答案:D
10.下列哪个蛋白质是结合蛋白质()。
(A)球蛋白
(B)清蛋白
(C)谷蛋白
(D)磷蛋白
答案:D
作业3
一、填空题
1.梨的血糖指数为36.0,为__________GI食物;西瓜的血糖指数为72.0,为__________GI食物注:填低、中或高。
答案:低、高
2.大豆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被称为胀气因子。
答案:棉子糖、水苏糖
3.使谷类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含量较低。
答案:赖氨酸
4.凯氏定氮法测定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时,其蛋白质换算系数为__________。
答案:6.25
5.大豆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__________,谷物的第一限制氨基酸是
答案:甲硫氨酸+胱氨酸、赖氨酸
6.成人的必需氨基酸有__________种,对婴儿来说__________也是必须氨基酸。
答案:8、组氨酸
7.常见的单糖主要有__________、__________和__________。
答案:葡萄糖、果糖、半乳糖
8.膳食纤维可分为__________与__________。
答案:可溶性膳食纤维、非可溶性膳食纤维
9.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及木质素,统称为_________。
答案:膳食纤维
10.膳食纤维是_________的多糖,主要来自_________的复合糖类。
答案: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、植物
二、单选题
1.以下为必需氨基酸的是()。
(A)丙氨酸
(B)甘氨酸
(C)丝氨酸
(D)蛋氨酸
答案:D
2.一般食物的含氮量转换为蛋白质含量的系数为()。
(A)5.85
(B)6.05
(C)6.25
(D)6.45
答案:C
3.人体中最经济、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()。
(A)碳水化合物
(B)脂肪
(C)蛋白质
(D)矿物质
(E)维生素
答案:A
4.在人体内氧化产生200kc
(A)l能量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是() A.10g
(B)25g
(C)50g
(D)100g
(E)200g
答案:C
5.一成年男性,身高175cm,体重70kg,其身体质量指数为()
(A)19.8
(B)22.9
(C)23.6
(D)24.7
(E)28.0
答案:B
6.基础代谢是指()。
(A)食物热效应
(B)因摄食而引起的能量额外消耗
(C)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、吸收、代谢转化需要额外消耗的能量
(D)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消耗
(E)轻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
答案:D
7.以下对食物热效应的解释,不正确的叙述是()。
(A)过去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
(B)因摄食而引起的能量额外消耗
(C)这种额外能量消耗,伴有体温升高
(D)这种额外能量消耗,与摄食无关
(E)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最高
答案:D
8.食物热效应作用最强的是()。
(A)碳水化合物
(B)脂肪
(C)蛋白质
(D)蛋白质与脂肪混合
(E)脂肪与碳水化合物混合
答案:C
9.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约消耗其本身产生能量的()
(A)4%、6%、30%
(B)6%、4%、30%
(C)6%、30%、4%
(D)4%、30%、6%
(E)10%、6%、30%
答案:B
10.人体在休息状态下60%的能量来源于()。
(A)体内碳水化合物
(B)肝糖原
(C)体内脂肪
(D)体内蛋白质
(E)肌糖原
答案:C
更多内容关注:河南招生考试网
高起专、专升本:郑大、河大、河南财经、河师大、河南科技大学等.河南众多知名高校..(行政管理、汉语言文学、会计、法律、金融、工商企业管理、市场营销等多个专业)…
【报名方式】
(1)加张老师微信13140109176 -发电子版报名资料-报名费学费转账-书快递发给学员
(2)现场报名→身份证原件→刷卡现金→现场领书(需提前一天预约)
(3)联系电话:13140109176 (张老师) 微信:13140109176